10月31日,廣州市統計局發布了前三季度廣州經濟運行數據。數據顯示,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,前三季度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0735.40億元,同比增長2.3%。全市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改善,同比增速穩中有升。
具體來看,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06.11億元,同比增長3.2%;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696.58億元,同比增長4.1%;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4832.71億元,同比增長1.6%。
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.7%
從生產端來看,前三季度,廣州農業生產形勢整體向好,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.7%,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.6個百分點。主要農產品中,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增長穩定,實現產量280.30萬噸,同比增長2.4%。水果產量在葡萄、檸檬等特色水果擴大種植規模、實現豐產增收的拉動下,同比增長1.0%。生豬出欄43.91萬頭,同比增長6.6%。
工業生產積極改善,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出勢頭穩定。前三季度,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.4%,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.6個百分點。重點行業中的汽車制造業繼續有序補產,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3.7%,增速比上半年提高9.5個百分點,其中新能源汽車快速產出勢頭穩定,實現產值、產量同比均增長1.2倍。
內需加快恢復固投增速轉正
從需求端來看,受“羊城歡樂購”等系列促銷活動和暑假消費的帶動,消費市場呈穩定復蘇回暖態勢。前三季度,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34.96億元,同比增長3.1%,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.2個百分點。
值得注意的是,汽車除了在生產端快速產出,在消費端表現也較為亮眼。前三季度,大宗商品消費增長較好,全市限額以上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8.8%,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.0個百分點;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持暢銷,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96.1%。
投資方面,前三季度,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.1%,扭轉了前8個月全市完成投資額同比負增長的局面。
分領域看,前三季度,工業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,同比增長13.5%,其中民間工業投資同比增長44.2%,保持較快增長勢頭?;A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.8%。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2.7%,降幅比前8個月收窄1.7個百分點。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勢頭好,同比增長54.4%,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42.5%,占比與上年同期相比提高11.3個百分點;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、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78.2%和18.2%。
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萬元
前三季度,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098元,同比增長4.2%;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30元,同比增長6.0%。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.01,比上年同期縮小0.03。民生保障持續發力,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,用于社會保障和就業、教育的支出繼續保持較好增勢,同比分別增長18.7%和17.9%。
9月末,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0.3%。其中,存款余額7.86萬億元,同比增長7.9%,與6月末持平;貸款余額6.81萬億元,同比增長13.3%,保持較快增長。住戶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.6%,增速比6月末提高0.8個百分點。企事業單位貸款同比增長16.4%,增速比6月末提高1.3個百分點,其中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3.6%,增速比6月末提高0.5個百分點。
廣州統計局表示,總的來看,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穩步回升、穩中有進。下階段,要堅決落實“疫情要防住、經濟要穩住、發展要安全”的重要要求,全力助企紓困穩主體、抓產業強動能、深挖潛促消費,積極促進穩經濟政策舉措全面落地顯效,加力鞏固經濟恢復基礎,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。(記者陳澤云、實習生陳晶亮、通訊員穗統宣)